这一战之下,赵军的羸弱战力立即便彻底地暴露在了秦军的眼前。
当然,赵军战力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,自然是因为那十万青壮的掺杂,即便这十万青壮跟随着大军,已经算是经历过大战(壁垒之战和追击之战),也算是闻过了血腥味,可半路出家到底不及那些与胡人厮杀过、与秦军对峙过的正规军。
尽管有着地利的优势,羸弱的赵军却依然阻挡不住秦军的脚步。
这样肉眼可见的战力下降,在秦军眼中却是另一番的原因——缺粮!
那是赵军缺粮之后,士气急速,体力、战心、士气急剧下降导致的战力降低。
当然,若是细细查看,秦军当不难发现他们所斩杀的赵军虽然也有些面黄肌瘦,但绝没有到断顿的地步。
甚至赵军面黄肌瘦的表现也是赵括刻意控制士卒进食的缘故。
尽管已经赵军已经被包围了十二天,后方的运粮更是在一十五日前,秦军攻占韩王山大营之时,便已经断绝。
换言之,赵军已经至少有一十五日没有补充了粮秣了。按照一般的军需配给制度——行军途中,各营只携带当日之粮,中军主营携带三至五日粮草,赵军早已断粮——这是为了主将对于下面部队的绝对控制。
因此,秦军有此判断倒也不是无的放矢。
只是,他们不知道的是:从一开始,赵括就知道自己会被狠狠包围,因此,赵军从一开始就备下了足够的粮草。仅仅各营随军所携带的军粮就足够三日之用,而在各个堡垒之中又存放了五日之粮草。而在主营之中更是有着七日之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