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看才谈得上喜欢,应该说是第五代之前具备现代电影质素的孤本了. 费穆的本事不是电影史所说的对古典意境美学的移植,相反他是绕了一条路回到了电影的本体,在对每场戏精雕细琢的过程中,不期然间找到了用电影的语言去适衬文本张力的法门. 和同时期的国片相比,费穆的镜头运动就像会呼吸,声音设计也巧妙得很,紧紧贴合着氛围走,这一点已经是视听语言在那个阶段所能做到的极致了,演员的举手投足也真正通上了人情,那种欲望缱绻转眼又魂销魄散的张力,哪里是古典美学所能言尽的. 至于那荒草丛生的老宅、坍颓破败的城墙,是八年抗战留下的国殇,也郁结着女人闺怨的愁,同时还是望也望不到前路,有所期待又无所依凭的国民心理的写照,你可以说它是对“国破山河在,恨别鸟惊心”诗意的化用,但它远不止如此,而是借空间语言进行了意境的叠加和飞跃. 在某一方面让我想到川端康成,似假似真的景,传统和时间的印记,离奇的意味和跳动的人……这个美术是绝对不输塔可夫斯基的,根本不可能输. 那个太阳,绝美. 看完了又想这个问题:故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意味吗?所有的隐喻在结束之处都必须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归宿吗?如果不需要,那除了美本身之外什么需要牢靠坚实?回答不了. 其它细碎的感想:倾斜的表现力不错,用的都挺是时候,虚和实的发展,比如弹琴那场戏,完美无缺. 光打得妙,声音控制地更妙;就像画面一样,我不需要给你看到全部. 动画的声音是应该这么玩的,也是一大门艺术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