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曹操以下,魏晋风流人物大多好喝酒。
曹操自己是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曹操的儿子曹植则写《酒赋》歌颂秦穆公畅饮兴霸业、刘邦醉酒斩白蛇;说王孙公子喝了酒仗义行侠,击剑高唱;临了说酒本身没错,只是别沉湎其中罢了。
到后来,竹林七贤都爱喝酒。刘伶最夸张,乘鹿车出行都带着酒,让人扛锹跟随,嘱他“死便埋我”。
东晋到南北朝,喝酒还是一种风雅的仪式。著名的兰亭会上,大才子们曲水流觞,很风雅;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,归隐后写《饮酒二十首》,大谈“寒暑有代谢,人道每如兹”“泛此忘忧物,远我遗世情”。
大概痛饮美酒这件事自魏晋之后就带上了名士们求自我完整、看自然流转、避繁乱俗世的放逸之意,成了一种行为艺术。
当然,如上所述,魏晋南北朝方当乱世,各方割据,时候长了,地方饮食风貌也被切割开来。
比如南齐的王肃去北魏,一度常吃鲫鱼羹、喝茶,维持自己南方人的饮食习惯;几年后,参加北魏孝文帝的宴会时,他却大吃羊肉、酪粥,以至孝文帝好奇起来,问王肃:羊肉与鱼羹何如?茗饮与酪浆何如?大概北方人吃羊肉、酪浆,南方人吃鱼羹、茗饮,是当时约定俗成的吧。